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#28

28.人有两种官能构

二、意愿和理解力

28.人有两种官能构成他的生命:一种被称为意愿,另一种被称为理解力。这些官能彼此不同,却又如此被造,以至于可以合而为一;当合而为一时,它们被称为心智。因此,人类心智由它们构成,人的整个生命就在它们里面。

属天的奥秘 #4982

4982.“凡他一切

4982.“凡他一切所有的,无论在家里的,还是在田里的”表在生活和教义上。这从“家”和“田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家”是指良善(2048, 2233, 2559, 3128, 3652, 3720节),“家”由于表示良善,故也表示生活,因为一切良善都是生活的良善;“田”是指教会的真理(368, 3508, 3766, 4440, 4443节),“田”由于表示教会的真理,故也表示教义,因为一切真理都教义的真理。圣言的其它部分提到过几次“家”和“田”,当所论述的主题是属天人时,“家”表示属天良善,“田”表示属灵良善。属天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,属灵良善是对邻之仁的良善。但当论述属灵人时,“家”表示他里面的属天层,也就是对邻之仁的良善;“田”表示他里面的属灵层,也就是信之真理。在马太福音中,“家”和“田”的意思是一样的:
  在房顶上的,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;在田里的,也不要回去取衣裳。(马太福音24:17-18;参看3652节)
  

属天的奥秘 #8352

8352.“说,我们

8352.“说,我们喝什么呢”表他们无法忍受真理,因为这些真理由于缺乏对良善的情感而令他们不快。这从“喝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喝”是指在真理上接受教导并领受它们 ,也指对它们拥有一种情感,因而将它们变成自己的(参看3069, 3168, 3772, 4017, 4018节);但此处是指无法忍受它们,因为它们由于缺乏对良善的情感而令人不快;根据前面的解释(8349节),“水是苦的”就表示它们缺乏对良善的情感。这试探在于以下事实:他们抱怨、悲伤,因为以前他们觉得令人愉快,并由此构成他们属灵生命或天堂生命的真理现在对他们来说,似乎不愉快了,并且如此令人不愉快,以致他们几乎无法忍受它们。
纯属世人无法相信这种事会造成任何悲伤。因为他会想:“真理是否令人愉快跟我有什么关系?如果它们令人不快,把它们扔掉好了”。但属灵人却有完全不同的感想。学习真理并在诸如属于他的灵魂,因而属于他的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上受启示是他生活的乐趣。因此,当这些真理是缺乏的时,他的属灵生命对他来说就成了一种考验和负担;这会产生悲伤和焦虑。原因在于,对良善的情感不断从主经由内在人流入,唤起外在人中相一致的事物,这些事物之前曾引发属于对真理的一种情感的快乐;当这些事物被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攻击,而这个人以前也曾以这些邪恶为快乐时,快乐或情感的冲突就会产生,焦虑就源于此,这反过来又导致悲伤和报怨。
有必要对试探通过真理的缺乏产生时的情形作一个简短的陈述。属灵生命的营养是良善和真理,正如属世生命的营养是饮食。缺乏良善,如同缺乏食物;缺乏真理,如同缺乏喝的。由此导致的悲伤就像饥渴所造成的悲伤。这种对比源自对应关系,因为食物对应于良善,喝的对应于真理。正是由于这种对应关系的存在,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吃晚餐或午餐的同时,还享有与其他人谈论他所喜爱的那类事物的快乐,那么食物和喝的对身体的滋养,要比他独自坐在餐桌前,没有陪伴时更好、更适宜。在第二种情况下,人接受食物的容器会变窄;但在第一种情况下,这些容器会打开。这些事是通过属灵食物与属世食物的对应关系实现的。之所以说“与其他人谈论他所喜爱的那类事物的快乐”,是因为所有这些快乐都与良善和真理有关;因为与这二者无关的事物在世上不存在。人所爱的与他所具有的良善有关;而教导他良善,并由此与这良善结合的,则与真理有关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